期刊目录

百期回顾 ||《海交史研究》第1至10期目录(1978—1986)


1.jpg




2.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编 者:编前语

许 泉:泉州海外交通史概说

吴泰、陈高华: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与泉州港的兴衰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调查组:陈埭丁姓研究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调查组:白奇郭姓不是郭子仪的后裔而是回族人

志 诚:“蕃客墓”及其有关问题试谈

朱 江:伊斯兰教文化东渐扬州始末(上)                   

陈达生:泉州又一清净寺的考证

林文明:摩尼教和草庵遗迹

黄天柱:关于古基督教传入泉州的问题

张 立:关于郭老书写“泉州湾古船陈列馆”的说明

刘蕙孙:泉州湾宋船的航线与航向的进一步探讨

泉 文:泉州湾宋代海船有关问题的探讨

王曾瑜:宋代的铜钱出口──兼谈泉州发掘的宋船铜钱

陈允敦:“小黑子”原来是齐氏魟的结鳞──泉州古船出土物鉴定中一个疑难问题

赵正山:参加泉州古船出土香药鉴别记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泉州古船出土竹器的保护

李再铭:宋元时期后渚港至泉州城区的交通路线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资料室:宋代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历史资料──九日山司马伋等祈风石刻浅注 

周海宇:赞泉州文物古迹






3.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中国海交史研究会秘书处:促进中日人民友好往来 迎接鉴真造像回国“探亲”

蒋 华: 鉴真东渡概述

桂红、吴源、汝金:扬州“鉴真东渡事迹陈列”参观记

沈玉水:泉州与日本间佛学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冯先铭:中国古代外销瓷的问题

叶文程、徐本章:畅销国际市场的古代德化外销瓷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调查组:晋江县磁灶陶瓷史调查记

蒋颖贤:印度婆罗门教及其传入泉州

黄秋润:浅谈伊斯兰教传入泉州

朱 江:伊斯兰教文化东渐扬州始末(下)

陈高华:北宋时期前往高丽贸易的泉州舶商──兼论泉州市舶司的设置

翁国珍:马可•波罗及其福建之行

宋大仁:中国和阿拉伯医药交流

罗宗真:试论南京东晋玻璃杯和金刚指环的来源

许清泉、郭慕良、陈达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三个专题陈列馆简介

海 博:宋元时代的泉州清净寺

林文明:宋代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实物资料──南安九日山谢埴等祈风石刻浅注

王勤金:扬州各界积极准备迎接鉴真座像回国“探亲”

白 水:史学花圃的花朵──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成立前后

杨钦章:积极开展泉州湾宋代海船科研的活动

海 图:促进学术交流的有效形式──记泉州海交馆的学术讲座活动

天 柱:泉州外销瓷学术座谈会侧记

泉州海外交通史馆资料室: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展华侨文物史料调查征集工作

编辑部:征稿启事

周海宇:赞泉州海外交通史迹(续)






4.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朱杰勤: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路线试探 

王 侠:唐代渤海人出访日本的港口和航线 

杨槱、杨宗英、黄根余:略谈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 

潘吉星:阿格里柯拉《矿冶全书》在明代中国的流传 

陈公元:郑和下“西洋”与中非友谊 

廖渊泉、黄天柱、蔡长溪:书艺花璀璨 日中友情长 

周启乾:关于古代中日漆艺交流 

吴 泰:试论汉唐时期海外贸易的几个问题 

林士民:古代的港口城市──宁波 

袁元龙、洪可尧:宁波港考略 

林 瑛:明州市舶史略 

朱振声:从福州的几处古迹看古代中琉关系 

庄为玑:泉州三大外销商品——丝、瓷、茶 

陈鹏、刘志成:略论泉州法石出土的西班牙银币 

林文明:宋代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史料──南安九日山虞仲房等祈风石刻浅注 

马金鹏译:当代星巴德旅行计划 






5.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朱 江:扬州海外交通史略 

顾敦信:扬州在唐代国际交往中的地位  

蒋 华:扬州和唐津 

忻鼎新、高汉玉:明州港的丝绸外贸与技术交流 

黄天柱、陈鹏:泉州古代丝织业及其产品的外销 

杨 槱:对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的几点看法 

林禾杰:泉州湾宋代海船沉没环境的研究 

陈振端: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木材鉴定 

章文贡:泉州湾宋代沉船中乳香的薄层色谱鉴定 

王慧芳: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的进口药物在中国医药史上的价值 

彭友良:宋元时期中国和柬埔寨的友好关系 

王仁波:古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大宰府 

李知宴、黄宝玲:关于军持的几个问题 

林更生:古代从海路引进福建的植物 

林 萌:关于唐、五代市舶机构问题的探讨 

王冠倬:唐代市舶司建地初探 

周中坚:古代南海交通中心的变迁 

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派与元末亦思巴奚战乱性质试探 

蒋颖贤:真德秀与泉州海外贸易 

李玉昆:关于鄂多立克来华的登陆地点问题 

林文明:宋代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历史资料──南安九日山林枅等祈风石刻浅注 






6.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林文明:中国海外交通史分期问题的探讨  

郑鹤声、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 

庄为玑、庄景辉: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  

刘铭恕:元代的几项中外科技交流 

韩振华:我国古代航海用的几种水时计 

李玉昆:试论宋元时期的祈风与祭海 

余思伟:广州市舶司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戴开元:广东缝合木船初探 

陈自强:论明代漳州月港的历史地位 

林士民:试论明州港的历代青瓷外销 

努 尔:扬州伊斯兰教碑文新证 

卢茂村:安庆发现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帐册  

许清泉:宋船出土的小口陶瓶年代和用途的探讨 

南京药学院、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等:泉州湾出土宋代木造海船舱内降香的显微鉴定 

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等:泉州湾出土宋代木造海船舱内降香的化学鉴定 






7.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汶 江: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开远:李先念主席视察泉州湾宋代海船

李开远:李先念主席视察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

沈福伟:中国和非洲国家最早建立的外交关系 

孙光圻:郑和是我国开辟横渡印度洋航线的第一个人吗? 

叶文程: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的外销 

李知宴、陈鹏: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陶瓷输出 

张莲英、林金枝:浅谈明代的中菲贸易 

彭友良:宋代福建海商在海外各国的频繁活动 

王振华、范中义:对我国古代航海史料中“更”的几点认识 

邓端本:广州蕃坊考 

王仁波:唐玄宗给日本圣武天皇的一封信 

杨钦章:试论泉州聂斯脱里派遗物 

马 通:香料之道上的伊斯兰史迹 

李复雪:泉州湾宋代海船贝类的研究 

林更生:泉州湾出土宋船中果品种子的研究 

邱 克:浅谈海洋考古学

中外科技交流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第二次代表会在泉州举行

李玉昆:1982年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论文索引

海交史研究第一至第五期目录

杨湘贤:赵紫阳总理视察泉州湾宋代海船

杨湘贤:赵紫阳总理视察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







8.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朱杰勤:对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管见 

周庆基:玻璃输入与“海上丝绸之路” 

卢 苇:宋代海外贸易和东南亚各国关系  

李仲钧:晋江海岸变迁与泉州港的衰落 

周中夏:宁波港历史上的衰落 

杨少祥:试论徐闻、合浦港的兴衰 

李 晓:山东胶州港兴衰问题初探 

刘 成:唐宋时代登州港海上航线初探 

戴学稷:近代史初期几个致力于了解和学习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梁廷枬、邹伯奇、丁拱辰小传 

庄炳章:泉州海交史上的人物 

庄为玑:论明版《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王 引:郑和家世及其墓葬考略 

黄世春:福建晋江草庵发现“明教会”黑釉碗 

陈尚胜:明代设过多少市舶司机构?──《明史》标点本辨误 

李玉昆:1983年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论文索引

海 文:宋青瓷环耳瓶






9.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韩振华:中国航海用的几种火时计 

陈 炎:东海丝绸之路初探──唐代以前的东海航路和丝绸外传 

虞 愚: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贡献 

朱 江:基督教文化东传扬州史略 

马文宽:大津巴布韦与中国瓷器 

叶文程、丁炯淳:从新安海域打捞的文物看元代我国陶瓷的外销 

陈存洗:福州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瓶的来源问题 

陈自强:略论明代中后期福建的对日交通

吴 泰:略论安海在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地位 

晁中辰:论郑和航海事业终止的原因 

钮海燕:郑和下西洋的动机与效果 

潘群、申海田:郑和使日问题再探──郑和使日是郑和下西洋的有机组成部分

庄景辉:郑和舟师驻泊福建航次时间考 

郭之笏:关于郑和宝船尺度问题的探讨 

王 引:郑和在南京的史迹 

仲跻荣:《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册)所载南京天妃宫碑文校正 

傅希瞻/节译:瑞典皇室巨舰“瓦沙”号






10.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金秋鹏:试论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史中的几个问题 

唐守林:“《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册)所载南京天妃宫碑碑文校正”的校正

曲 石:中国海上交通起源之我见 

赵 丰:海交史上的苏木 

周中坚:室利佛逝──中古时期南海交通的总枢纽 

林蔚文:古代越人的航海能力及东渡美洲 

王冠倬:简谈日本平户、鹰岛现存宋元碇石 

王仁波:日本著名的古京──平城京 

邓端本:广州是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港 

黎小明:广州与古代僧人的海外往来 

林承坤:长江和大运河的演变与扬州港的兴衰 

廖楚强:甘棠港考释 

陈 鹏:福建青瓷考察 

林文明:泉州陶瓷外销问题的探讨 






11.png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杨 熺: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 

张 毅:北方航线在我国海交史上的地位 

沈福伟:论唐代对外贸易的四大海港 

喻常森:宋朝注辇国使臣入贡中国考 

陈学文:试论明永乐时的对外关系 

粟明鲜:清代前期中暹民间贸易 

谢必震:略论明代闽人移居琉球的历史作用 

王铁藩:福州明代福建市舶司衙署考 

郑国珍:明清两代册封琉球使中的闽籍正副使考 

曾意丹:中琉友好交往史拾零 

林华东:中国风帆探源 

李国清:泉州湾宋代海船的艌料使用 

骆 萌:略谈古代名贵香药──龙涎的传入 

[日]松木哲/撰,杨琮/译:十三、十四世纪的贸易船──以泉州、新安船为要点 

邱克、王建中:《马可波罗游记》的汉译版本

黄世春、杨钦章:泉州最近发现的印度教“舞王”雕像





稿

hjsyjbjb@163.com


编辑

 


电话:0595-22100727   传真:0595-22118683   Email:zghjsyjh@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425号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闽ICP备18025519号-1  
中国海外交通研究会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446号